一、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
旅游管理专业坚持立德树人,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,面向国内外旅游业中的旅行社、高星级酒店、在线旅游经营者、旅游景区、旅游休闲度假区、研学或基(营)地教育机构等旅游企事业单位,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,在旅行社、星级酒店、线上旅游服务企业、旅游景区、研学或营地教育机构等企事业单位,从事基层服务、旅游产品设计、旅游营销策划、旅游企业基层管理等岗位实际工作的高技能人才。
二、核心课程与特色教学
核心课程:《全国导游基础》、《旅行社经营与管理》、《旅游政策与法规》、《导游业务》、《模拟导游》、《旅行社计调业务》。
教学特色:
旅游管理专业立足行业发展趋势与区域旅游特色,形成“产教融合、技能导向、特色赋能”的专业特色。在产教融合层面,深度对接文旅企业,与天山天池景区、头部旅行社、高端酒店共建专业,企业导师全程参与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,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无缝衔接。
技能导向方面,构建“岗课赛证融通”体系,以导游资格证、研学旅行指导师等职业证书为导向设置课程,融入全国导游服务技能大赛、旅游产品设计大赛等赛项内容,通过以赛促学、以证强能,着重提升学生导游讲解、旅游线路规划、应急事件处理等核心技能。
培养学生挖掘与传播新疆地域文化的能力;紧跟文旅新业态,开设新疆民族歌舞、康养旅游等特色前沿课程,助力学生掌握数字化营销、VR旅游体验设计等新技能,打造“传统技艺传承+新兴技术应用”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,增强学生在文旅市场的竞争力。
三、师资力量
旅游管理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、梯度完整、师德高尚、素质优良的高水平教学团队。现有专业教师17人,其中专任教师13人,占76.4%,行业企业兼职教师4人,占23.5%。校内教师团队具有高级职称教师人数6人,占46.1%,中级职称教师人数4人,占30.7%,具有硕士学位教师6人,占比46.1%。“双师型”教师8人,占61.5%。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3人,新疆工匠1人。
四、就业与升学方向
就业方向:面向乌鲁木齐和昌吉都市大中型旅行社担任导游、计调,规划旅游线路;酒店从事运营、管理工作;于景区负责活动策划与日常运营;投身旅游电商做平台运营、旅游咨询等,或在政府部门参与旅游政策制定。
升学通道:可通过“专升本”考试升入新疆本地本科院校,如:乌鲁木齐职业大学、新疆财经大学、新疆农业大学等相关专业。
五、实训条件与校企合作
现建有旅游产教融合实训基地、VR虚拟情景旅游仿真实训室、旅游教学综合实训室、茶艺实训基地、形体实训室、餐饮实训室、客房实训室、酒水调制与服务实训室等13个实训室,基本满足《导游业务》、《景区服务与管理》、《旅行社计调业务》、《茶艺》、《酒店管理实务》等课程实训教学任务。旅游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面积3300平米,工位数150个。
旅游管理专业现与新疆大中型旅游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,包括西域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、新疆天池生态旅游开发公司、新疆中泰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、新疆大美西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、新疆西琪国际旅游有限公司、乌鲁木齐红光山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希尔顿酒店分公司。